經營社群著重在跟粉絲的互動,而非只是在表面的數字,每個社群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態與特性,經營絕對不是照本宣科,或是是套用別人的模式就一定行;這篇文章將摘錄,幾個小編在經營社群實務上,經常用到的技巧,跟一些別人成功應用技巧的實例,作為自己經營社群上的一個參考方向。
【重點整理】
- FB演算法
- 臉書觸及率 直播>原生影片>連結貼文>相片>文字
- 如果人們點擊連結之後卻迅速返回臉書,可能就代表這不是他們想看的內容,或是有騙取點擊的嫌疑。
- 四大製片原則:從片頭就要吸引眾人目光、影片內容要精簡&標題字級要大、提供精簡字幕、掌握觀眾喜歡看什麼是喚起用戶的高參與度(引發話題的不二法門)
- 除了實拍影片,也可以將文字內容整理好(ex:懶人包),重新包裝以影片的形式呈現。
- 直播偷吃步~直播投票簡單說是小編預先設計好某個投票主題與模板,利用應用程式、直播軟體抓取直播貼文獲得的表情符號即時紀錄,形成一種不斷更新的現場投票計數畫面。 (ex:心理測驗遊戲)(參考)
- 臉書演算法最新訊息,可參考<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TechNews科技新報>、<TechOrange科技報橘>、<Wallaroo Media>。不管演算法如何改變,它們主要仍是基於使用者的習性而來, 換言之,小編最終該取悅的對象仍該是活生生的粉絲,而不是冷冰冰的演算法。
- 網路世界重新學做人
- 收服奧客最高宗旨:不要刪除留言~有時候「嫌貨才是買貨人」,負評之中也是有愛之深責之切的鐵粉存在。
- 單獨對話讓給予負評者感受到公司對他的重視,也對負評先做第一步的止血。
- 消費者在哪裡,小編就出現在哪裡。 (ex:到各大媒體粉專留言,特別是高觸及率的貼文)
- 私訊用得好,粉絲專頁素材沒煩惱~遇到網路小白,可以訴諸群眾。
- 針對每一位來私訊的網友,都可以加上不同的標籤,如同客服人員的小筆記功能,只要輸入標籤 ,按下新增跟管理以後,即可使用。
- 利用網友訊問題,引起其他人駐足分享經驗~重點不只有自己寫,而是讓更多粉絲投入其中,或者繼續私訊,或者留言,都是讓私訊發揮最大的功能。
- FB下廣告
- 不要用平均法下廣告,加碼擴散才會好~先發現某些貼文互動率極高,或用小額廣告測試發現有效,再加碼投入,成效才會最好。
- 設定條件越多,受眾越小,但好處是TA會更精準,也就是把錢花在刀口上的概念。
- 另外在條件設定有一個小撇步是可以將受眾設定為競爭對手的粉斯專頁,這樣對手的粉絲也可以看到你想分享的內容。
- 社群運營互動率才是關鍵,也才能看出網路名人在社群世界的真正力量。
- 「廢文」減少,互動率提升 ,自然在演算法的機制下,也會增加觸及率,對整個粉絲專頁帶來正向的發展。
- 如何借東風
- 跟著社群風向走,快速增加曝光率~小編平常必須大量閱讀新聞,接著,觀察哪些新聞引起較多的討論(看留言數、分享數、是否有公眾人物轉發評論)、討論的時間持續多久。最後,建構自己的「熱門事件」資料庫,每次貼文都可從中抓取靈感。
- 小編轉風向三要素:承認錯誤、立即道歉、誠懇發言。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網友在網路上刷訊息沒有太多耐心,用數字標題法 ,這種清楚直接的方式,更能減輕閱讀負擔。(ex:X種方式告別夏日毛孔賭塞)
- Hashtag用得好, 行銷推廣沒煩惱~網球選手退役和杜雷斯的產品八竿子打不著,但是杜雷斯還是緊抓這個熱門話題,寫了簡短的貼文,附上產品圖,最重要是後面附上hashtag #李娜退役#增加產品的曝光量。(杜雷斯)
- 配圖搭熱議,就靠小編的想像力~把產品放在圖裡,其實是運用人對圖像的記憶力,回網友的注意力。
- 因應時事,包裝得宜,舊文也能有新生命~小編包裝時,要將舊文的時效性剔除,並想辦法讓貼文和當下熱門話題結合,這就考驗小編的文案能力了。(ex:八仙塵爆後,<中央社新聞粉絲團>將舊有Selina專訪重新包裝發布~題材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 文案力
- 社群說穿了就是一群因為相同興趣、活動、或者某種狀態而聚集,並互相分享互動的人們,也就是說,會對某一個粉絲專頁案讚的粉絲,一定有一些共同的喜好或需求。
- 將口號變成看得到的真實故事,靠溝通鞏固信任~把顧客變粉絲、粉絲變夥伴。(找出對的粉絲、找出痛點,然後持續有效的溝通,跟粉絲搏感情,才能坐穩市場。)
- 選擇新聞題材需要考慮的不只是新聞價值、重要性,有時也必須考量自家粉絲閱讀偏好,還得寫出吸引點閱的標題與文案。
- 貼文多以粉絲角度思考;貼文撰寫有三寶:受眾、簡短、栩栩如生。
- 長文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粉絲一開始只會看到文案前5~10行文字,所以,必須要在前幾行文字說出重點, 給粉絲繼續看下去的理由。
- 做真正的粉絲專頁~經營鐵粉
- 比起提高粉絲人數,更重要的其實應該是經營具有驅動力的粉絲。
- 創造你的護衛隊,婉君比網紅更有說服力~社團的功能能發揮公佈欄的作用, 讓廠商可以更快速直接地連絡消費者,有任何疑慮也可以在當中一次獲得解決。
- 粉絲專頁只維持單向的互動,但是社團則是雙向的交流。
- 身為社團的管理員,也可以固定時間將社團的內容集結,把最常被發問的問題-- 整理後置頂,類似精華區的概念,有管理過的內容會讓初入社團者也能快速找到,也是一個能反過來增加粉絲專頁內容的一種方式。
- 讓社團有一個共同的小主題,大家針對這件事情,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各種不同的結果發揮,社團的發文自然會源源不斷,觸類旁通其他主題。(ex:連續21天不吃油炸食物)
- 粉絲專頁拉抬了社團的聲量,而社團也反過來經常成為粉絲專頁的內容;類似的條件,也許是職業、生活環境都會讓消費者產生投射效果,許多產品都會利用這種方式,利用素人來講述產品帶來生活上的改變,藉此吸引消費者。
文章標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